习近平青睐哪些年轻干部:懂国情的实干派(4)
来源:新闻网编辑:管理员时间 :2014-08-26 07:56点击: 次
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度过了7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住窑洞,睡土炕,吃玉米团子,打坝挑粪,建沼气,在这里入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最贫困的地区同老百姓同吃同睡,让习近平深知百姓疾苦,深知人民需求,这对他的个人成长和担任大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曾写到:“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
拒绝“庸官”“裸官”
2014年的两件事让党员干部们感受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动真格。
1月,中共中央颁布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印发,首次明确指出“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就是通常所说的“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同一个月,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中纪委“双开”,作为“庸官”样本被“淘汰出局”。
什么样的年轻干部能够任用?习近平用行动给予答案:为官不为,做庸官混官懒官,本身就是不正之风,需要打击遏制;“裸官”滋生腐败,群众深恶痛绝,重拳打击“裸官”, 铲除外逃贪官预备队。年轻干部充满活力激情,要与这两种官员势不两立。
与此同时,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也被提上日程。
“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实抓好。” 2009年3月30日,习近平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干部队伍出现问题,根本问题是思想上没有摆正位置。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