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国人无称王称霸的基因(2)
来源:北京保安公司编辑:管理员时间 :2014-06-29 12:57点击: 次
对待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只有基于道义、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坚持共同发展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我们要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开放的区域合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意图和做法。
坚持合作共赢
“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
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要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坚持包容互鉴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坚持公平正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实现。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应该是共同的准绳,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适用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国都应该依法行使权利,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以“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和平稳定之实。
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专家解读:主席讲话体现崛起中的大国形象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介绍,虽然过去60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以及大量诉诸暴力、武力解决冲突的现象,当今世界也仍然存在不公正的经济政治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的意义是非常多的,过去的60年,整个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个原则的核心内涵仍然有生命力,仍然可以说是主导国家和国家关系的主要原则。”孙士海说,这些年我国的实力也不断上升,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周边国家也引起了一些猜疑,习主席的讲话,“表明我们的立场没有变,我们还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体现,也有利于周边其他国家增强对中国的信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介绍,最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强调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属于防御性的措施,防止这些国家土地被殖民,属于抱团取暖。
六点看法:公平正义就是反对霸权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六个“坚持”,被认为在新时代下赋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内涵。
胡仕胜表示,主权国家不论贫富,不论大小,不论强弱,一律平等,这也是我国外交法多次强调的,“这次习主席提出要坚持主权平等,可以说是对原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基本原则的继承,重申了我国的立场,也表明这是我们未来还要坚持的立场。”
针对习主席提到的“坚持公平正义”,胡仕胜说,公平正义的本身就是要反对霸权,就是提出国际社会要公平、民主化,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次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就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仍然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和平发展,即便崛起成为全球大国,也是不谋霸不称霸的。”
胡仕胜认为,“坚持共同安全”,就是习主席此前提出的新亚洲安全观的一个反映。
孙士海介绍,这几十年来,一直在讲共同安全观,其实这也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比如说打击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一个世界的现象,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只有各国共同合作起来,才能真正减少恐怖主义的威胁。”
五项原则:还须用法律机制来保障
孙士海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光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还有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比如像我国倡导的利益共同体、取得共赢、共同发展等,“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这也是我们的外交理念,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孙士海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究竟只是一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没有法律上的效力,“这样的原则是一种理念,要想实现这种理念,必须用一系列的机制来保证它。”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