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农人”:“种不一样的地 让父辈服输”(3)
来源:北京保安公司编辑:管理员时间 :2014-04-20 09:10点击: 次
2014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要扶持发展10000户家庭农场
3 月15日参加完论坛后,黄稳和罗海玉返回各自的农田继续干活。天气预报说之后几天有一轮降雨,他们要赶在下雨前把沟渠挖好,方便排水。罗海玉还要去市场上寻找适合女性驾驶的开沟机,“雇人开沟太贵了”。另外随着气温的回升,她堆在地头的有机鸟粪开始挥发气味,“再不想办法处理,邻居们就要去投诉了”。
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正如黄稳所说,都要他们亲力亲为。
这也是参加论坛的其他“新农人”们必须面对的:交流、沟通固然可以碰撞思想,整合资源,但自家农田的草木还要靠双手一一打理,尤其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为了实现创业梦想,黄稳已经举借了大量外债。
让人欣慰的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农村工作会议传来了重大政策。3月26日,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省农办副主任钟正洪对外发布2014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文件指出,湖南将在2014年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扶持发展100家龙头企业、10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和10000户家庭农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
黄稳和罗海玉分享了这一好消息。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想去申请创业资金。
2013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今年6、7月,黄稳和罗海玉的果子就要成熟了。届时,满园飘香的情景将会让中央精神变成现实。
■文/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卢小伟
图/记者唐俊
记者手记
一根稻草的革命
□卢小伟
很遗憾采访期间没有遇见黄稳的父亲,这位儿子眼中“性格固执”的人。为了打消儿子回家种地的想法,他不惜使出“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杀手锏”。种地没出路,父辈们用一辈子的辛苦得出来的苦涩结论,难道会在儿子身上被推翻?答案就在“新农人”三个字里。就像黄稳一样,继承了父亲的“固执”和勤劳外,还有自己的新技术、新思维和新观念。
最重要的是,他不把种地当作一件不光彩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与农民有或远或近的关系,但是很多人却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农民的身份。为什么?因为“农民”二字长期以来意味着贫穷、没有文化,意味着“没有一身干净衣裳穿”…… 但这样的形象正在被新农人们颠覆。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新农人”这股正在注入中国土地的新鲜力量,将会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我相信总有一天,黄爸爸会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一根稻草的革命。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福冈正信用亲身经历提倡自然农法。在“湖南新农人青年创业论坛”上,很多“新农人”在说起回乡种地的原因时都提到了这本书。细想起来,在广阔天地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根稻草,来自土地,归于土地。回乡种地,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一种来自大地的召唤?一根稻草也可以引发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就从观念的革命、从行动的革命开始。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