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近平“点穴式”外交有何特点
来源:新闻网编辑:管理员时间 :2014-08-27 07:31点击: 次
解读:习近平“点穴式”外交有何特点
(北京保安公司转载)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曾伟 实习生谭洁羽) 8月21至22日,习近平主席对蒙古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继今年7月访问韩国以来,习主席第二次单独访问一个国家。有媒体总结这一类对于一国的短期访问为“点穴式”外交,特色是短、平、快,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此外,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也被媒体称为“点穴式”外交。
那么“点穴式”外交有何特点,一般用于何种场合?人民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点题
何为“点穴式”外交
2014年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普京总统之邀将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次日的《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此次专程赴俄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单去单回的行程是“短、平、快”式的“点穴”外交。习主席在俄罗斯的行程中,短短43个小时出席了12场双、多边活动。外交部长王毅在习主席访问结束后表示,索契之行这种“点穴式”访问开创了我国国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是中国外交实践又一创新之举。
此外,今年7月,习近平访问韩国,8月又访问了蒙古国。这两次访问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大大提升了中韩、中蒙双边合作水平,促进了互利双赢。其中,中蒙关系还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两次访问均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单独出访一国。媒体认为这两次访问,也是“点穴式”外交的新实践。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
上一篇:山西前首富张新明疑因涉黑洗钱被带走调查 下一篇: 李克强:支持非盟主席在非洲建高铁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