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为何这么牛?问问中国
来源:北京保安公司编辑:管理员时间 :2014-05-19 08:19点击: 次
英国经济为何这么牛?问问中国!
北京保安公司转载
尽管“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再,在金融危机中又被“狠狠撞了一下腰”,但英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却实现了“五连阳”,且占GDP比例高达78%的服务业产值比2008年同期的峰值还要高出2%。为何?这要问问中国。
英国正从中国大举输出资本中获益。华尔街见闻此前援引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消息,2013年,中英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近两年来,中国对英投资达到130亿美元,超过去30年的总和。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中国驻英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使衔参赞周小明承认:“这几年总的趋势确实是……中国对英投资总额已超过英国对华投资。”
中国企业正以高涨的热情蜂拥进入英国市场:吉利并购英国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位于伦敦的大宗商品业务、江苏三胞集团4.8亿英镑并购福来莎百货连锁89%股权……
当前,英国和中国之间的投资角色正发生一些微妙的转变。去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率领超过150人的商业代表团访华,将合作重点放在投资和金融领域。
周小明注意到:英国人现在见到中国人时,说得越来越多是关于本地投资环境如何如何好之类的话。1997年至1999年,周小明曾在深圳市担任外资局副局长,负责招商引资,听到20多年前最熟悉的、曾奉为圭臬的招商用词现在又从英国人口中说出,不由莞尔。
周小明感概:“以前我跟他们主要宣传为什么要跟中国发展合作,现在所谓必要性的那些话不用多说,已经深入人心了,只要告诉他们机会在什么地方、怎么抓住这些机会。”
那么,为何中国人对英国的兴趣在逐日递增呢?或许,取长补短、获取收益、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都是吸引中国投资者涌入英国的重要原因。《21世纪报道》这样写道:
“英国工业有个特点,研发能力很强,创新能力世界一流,但产业化能力较弱,”周小明说,“我想结合中国的优势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研发在英国、产业化在中国,让英国成为中国海外创新基地。中国国内传统企业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这方面双方合作发展的潜力很大。在我看来,这是在英国投资最突出、最有前景的领域。”
在周小明看来,法律完善、亲商环境和投资回报稳定,是李嘉诚选择大笔投资在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嘉诚曾称:“我的资金要放在跟政府打官司能打赢的地方。”
在对英投资中,不能不提的有两件事:中国超级富豪进军英国、英国房地产市场的中国买家。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提及,中国首富李嘉诚逐渐将旗下长和系的业务重心从中国大陆转移到英国,涉及房地产、电讯业、基础建设、能源、零售业……仅2010年,李嘉诚就耗资1067亿港元买下英国电网、英国水务和英国配气网络,这相当于其总身价的44.4%。
当然,不仅李嘉诚一位首富看好英国,王健林和宗庆后也在积极布局英国市场。
- 精彩推荐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在
|
|
|
|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