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2)
来源:北京保安公司编辑:北京保安公司编辑段时间 :2016-05-15 08:58点击: 次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就具有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效率和公平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共享发展得以实现。通过经济制度的完善,不断释放经济活力,为人民获得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提供保障。通过政治制度的改善,进一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保障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通过文化制度的建设,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生态制度的建设,让人民共享美好的生活环境。习近平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橄榄型分配格局是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的收入分配格局。在橄榄型分配格局中,低收入阶层会在社会安全网的支持下改善生活状况,接近中产阶层的生活;高收入阶层会在一系列再分配政策调控下,缩小其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在这一分配格局中会日益扩大,而处于两端的阶层则都会缩小。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阐述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途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共同绘制,富强中国需要我们共同打造;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共享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美德。我们的共建是全民的共建,也是全面的共建;我们的共享是全民共享,也是全面共享;共建共享都是大学问。